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的兜底性、基礎性制度安排。
日前,兵團民政局印發《兵團剛性支出困難家庭認定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進一步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加大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力度,有助于形成梯度救助格局,有效兜住兜準兜牢基本民生底線。
這一《辦法》的施行可以幫助到哪些群體?剛性支出困難家庭如何認定?就此,本報全媒體記者對兵團民政局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專訪。
問:
剛性支出困難家庭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答:
剛性支出困難家庭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一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上年度當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二是家庭財產狀況限定標準參照低保邊緣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確定;三是醫療、教育、殘疾康復支出以及因意外事件等生活必需支出費用總額超過困難發生前12個月家庭總收入的50%;四是未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且未被認定為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
問:
剛性支出困難家庭的生活必需支出費用如何認定?
答:
一是生活支出。主要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為維持基本生活而發生的支出,包括必要的供給糧油、副食品、生活用燃料、服裝、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和零用錢費用支出,原則上每人每月費用支出不得超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5倍。
二是醫療費用支出。主要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因患病產生的醫藥總費用,扣除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其他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保險、醫療救助、社會互助部分后,自付合規的費用。其中,醫療費用根據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相關票據認定;交通費用根據實際情況認定。
三是教育費用支出。主要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就讀于國內幼兒園和全日制學歷教育(含義務教育)階段個人負擔的保教費或學雜費、住宿費(不包含擇校、出國留學、課外補習班、特長興趣班等費用),原則上按就讀學校教育主管部門提供的基準定額認定;交通費、學校住宿費根據實際情況認定。就讀民辦學校(幼兒園)的,按當地同類公辦學校(幼兒園)費用標準認定。
四是殘疾康復費用支出。主要是指殘疾人用于基本康復訓練、購買必要的輔助器具等,在扣除政府補助、慈善救助和商業保險補償后個人實際支付的費用。殘疾人的基本康復訓練和輔助器具的范圍按照《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目錄(2019年版)》及當地相關規定確定。具體費用依據票據認定。
五是因災害和意外事故費用支出。主要是指因自然災害和交通事故、火災、爆炸、溺水、人身傷害等意外事件,造成家庭財產重大損失或人員傷亡,扣除各種賠償、保險、社會幫扶資金后,用于家庭恢復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費用。
六是其他剛性支出。主要是指各師市根據實際情況認定的,為維持基本居住條件和基本生活等產生的其他必需支出。
問:
剛性支出困難家庭怎樣申請認定?
答:
申請認定剛性支出困難家庭,需個人主動申請,按照團鎮(街道)受理、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初審、公示、審核確認等程序辦理。剛性支出困難家庭申請以家庭為單位,由申請家庭確定一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作為申請人,向戶籍所在地或持有本地居住證人員向所在團鎮(街道)提交書面申請。
師市民政部門統籌本行政區域剛性支出困難家庭認定工作;團鎮(街道)民政部門負責剛性支出困難家庭申請受理、信息核對、初審、審核確認等工作;連隊管理委員會、村(居)民委員會協助做好剛性支出困難家庭的發現報告、家庭經濟狀況調查等相關工作。
剛性支出困難家庭審核確認工作應當自受理之日起30個工作日之內完成;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至45個工作日。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予以認定,發放認定通知書,在申請家庭所在連隊(社區)公布相關信息,并按要求錄入低收入人口信息管理系統;不予認定的,在作出決定后的5個工作日內,團鎮(街道)應以書面形式告知申請人或者受委托人并說明理由。申請人有異議的,應當提供相關佐證材料;團鎮(街道)應當組織開展復查。
問:
申請剛性支出困難家庭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答:
應按規定提交居民戶口簿或居住證、身份證和能夠證明其收入、財產等情況的相關材料;殘疾人還應當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家庭成員患有兵團衛健部門認定的重特大疾病的,應當提供縣級以上(含縣級)醫院出具的疾病診斷證明以及醫療費用票據等相關材料。
問:
剛性支出困難家庭救助的有效期是多久?
答:
剛性支出困難家庭實行期滿重新認定的方式,防止出現福利依賴,解決“納入容易退出難”的問題。
剛性支出困難家庭資格有效期限為1年,自審核確認決定之日起有效。在有效期內,剛性支出困難家庭按照規定享受相應的社會救助或者幫扶。有效期屆滿前2個月或有效期屆滿后,需要繼續申請認定為剛性支出困難家庭的,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重新辦理。
實行剛性支出困難家庭動態管理。團鎮(街道)應當每半年對剛性支出困難家庭的經濟狀況定期核查,不符合條件的,按有關規定取消其剛性支出困難家庭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