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師三十三團俯瞰(攝于5月14日)。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李嘉成 攝
“從訂單信息來看,今天午高峰訂單集中在商貿城區域,張哥負責A區,李姐跑B區……”5月14日,在二師三十三團商貿城,“90后”創業者徐麗娜坐在自家漢堡店柜臺前,手指快速滑過平板電腦,通過“云頂外賣”平臺系統查看訂單信息。
“說實話,我選擇回團場創業,完全是被朋友圈‘騙’回來的。”徐麗娜笑著說,大學畢業后在外打工的她,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團場新修的柏油路、嶄新的樓房、漂亮的公園,“沖動”之下就回了家。
三十三團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庫姆塔格沙漠之間,城鎮化建設難度大,“顏值”從何而來?“以前,團場人形容這里的環境是‘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三十三團城鎮管理服務中心主任陳慶福說,近年來,團場按照“綜合服務區+工業發展區+居住生活區+綠地休閑區”的規劃藍圖,持續推進城鎮化建設,重塑城鎮肌理、提升團場“顏值”。
數據顯示:三十三團團部綠化率達42%,去年新建保障性住房204套,627家市場主體扎根生長……一座宜居宜業的新城鎮逐漸矗立起來。
回團場創業初期并不順利,徐麗娜沒有打退堂鼓,而是更加積極地尋覓商機。2022年,三十三團八連職工毛紅星帶著自主開發的外賣平臺——“云頂外賣”回到團場,徐麗娜立馬把自家漢堡店的套餐上架該平臺,首月平臺訂單數量就突破200單。“隨著團場發展越來越好,年輕人逐漸增多,消費需求也日益多元。”徐麗娜說,“在團場‘扎堆’創業的氛圍就有了。”
2023年,得知“云頂外賣”平臺招聘管理人員,徐麗娜第一時間投了簡歷,順利成為該平臺三十三團區域負責人。如今,團場已經有49家商戶入駐該平臺,平臺日均訂單量從最初的20單增加至80單。
通過平臺系統,記者能看到騎手的騎行軌跡。“最遠的訂單是送到五六公里外的連隊,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徐麗娜點開用戶評價,有一條留言格外醒目:“在沙漠邊能點到冰奶茶,是一件幸福的事兒!”
與徐麗娜道別,記者沿著團部寬闊的主干道前行,人行道上鋪的是透水磚,道路兩旁種的是丁香、側柏、金葉榆等景觀樹,令人心曠神怡。走進道路旁的藝加藝理發店,店主熊英正在給顧客設計新發型。她向記者坦言,2000年初剛開店時,門口還是坑洼的土路,一刮風滿臉沙,從沒想到團場能有如今的好光景。
“隨著團部的‘顏值’逐漸提高,年輕人開始回流,每天能接待三四十位顧客。”熊英的丈夫薛軍邊收拾理發工具邊對記者說道,“去年,我們在商貿城二期購置了一間50平方米的商鋪,希望生意越來越好。”
在該團的綠化規劃圖上,有這樣一句標語:“絲路營盤鎮,沙海胡楊城”。“去年新種的30畝喬木、灌木成活率達98%,今年又新增景觀帶40畝。”陳慶福笑著說,“我們要內外兼修,努力在沙海邊緣孕育生態明珠。”
日暮西垂,陽光變得更加溫柔,漫步在團場的胡楊公園里,健身遛彎的職工群眾不時從身邊走過,孩童們的嬉戲打鬧聲令人眼底漾起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