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觸按鈕,護理床背部緩緩升起,81歲的一師二團十六連退休職工萬學青熟練地將床體調整為半臥位,伸手取過床頭柜上的指尖血氧儀,實時檢測自己的血氧飽和度等指標。“這張免費安裝在家里的護理床,讓我的日常生活方便多了。”萬學青感慨道。
為貫徹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今年以來,兵團著力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為老年群體提供多層次、高品質、專業化的養老服務,推動“養老”變“享老”。
長久以來,對于一些居家養老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來說,在家雖有兒女陪伴,卻少了專業照護,翻身、吃飯、洗浴等“小事”成為一家人的“難事”。對此,兵團以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為契機,深入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按照“一人一案”原則,對符合條件的老人居家環境關鍵部位或區域進行適老化、智能化改造,并根據老年人個體居家生活環境和護理需求,為其配備助行、助餐、助穿、如廁、助浴、感知類等老年用品,同時提供延伸至團場連隊(社區)的個性化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截至目前,兵團在各師市已建成投用2800張家庭養老床位,有效支撐起了“養老不離家”養老模式,萬學青就是這一行動實施后的眾多受益者之一。
在兵團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實施進程中,各師市結合實際,分類施策。三師圖木舒克市聚焦經濟困難失能老人的剛性需求,建立“一戶一賬”適老化改造臺賬,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給予每戶失能老人家庭最高5000元的改造補貼和每人3000元的照護補貼,支持開展生活照料、基礎照護、健康管理等18類服務;八師石河子市持續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改革試點,鼓勵養老機構承接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運營、開展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并創新實施“適老化改造入戶優化居住環境,智能化設備入戶實現24小時安全監護,專業化服務入戶提供助潔、助浴等照護支持”的“三入戶”失能照護模式。
與此同時,兵團還持續完善配套支持措施,開展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員照護技能培訓,提升家庭照護能力;積極聯動社區、家政及互聯網平臺企業等多元主體,開展助餐、助醫等“六助”服務,構建四級養老服務網絡。目前,兵團已建成181個老年助餐服務點,惠及老人6.3萬人。
“我們將從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出發,持續優化家庭養老床位服務,讓‘老有所安’愿景更加可感可及。”兵團民政局老齡工作(養老服務)處處長陳廣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