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師二十九團新疆萬雨食用菌蘑菇智慧方艙種植基地內,深圳萬雨集團總經理商東升在察看蘑菇長勢(攝于7月9日)。 葉云清 攝
7月1日,烈日炎炎,二師二十九團新疆萬雨食用菌蘑菇智慧方艙種植基地內,卻藏著一片清涼世界。推開智慧方艙厚重的門,帶著濕潤菌香的涼氣撲面而來,瞬間隔絕了室外的熱浪。
艙內景象宛如科幻農場:一根根菌棒整齊排列在立體層架上,圓潤飽滿的平菇在精準調控的微氣候中舒展生長。幾名工人穿梭其間,手指輕旋便將達到采收標準的蘑菇采入筐中,動作嫻熟利落。
深圳萬雨集團總經理助理柴尊思輕點控制屏,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監測數據即刻顯現。“平菇嬌貴,環境參數稍有偏差,品相和產量就會大打折扣。智慧方艙相當于給它們建了一個‘精裝空調房’,生長所需的各類要素都鎖定在最佳區間,種出的菌類品質優、產量高。”柴尊思說。
作為二十九團招商引資項目,新疆萬雨食用菌蘑菇智慧方艙種植基地由深圳萬雨集團與二十九團國資公司共同投資建設,30座白色方艙如堡壘般矗立在荒漠中。依托尖端生物工程與智能控制技術,這里不僅為食用菌打造了“風雨不侵”的生長環境,更讓珍稀菌種跨越地域限制在邊疆地區扎根。
小蘑菇撐起大產業。引進食用菌蘑菇智慧方艙是二十九團借科技優化農業結構的探索。今年,二十九團國資公司創新采用“連隊入股”模式,匯聚連隊集體資金620萬元建成方艙,整體租賃給深圳萬雨集團運營,固定資產年收益穩定在5%。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沉睡的集體資本被智慧農業喚醒,流淌出共富活水。
二十九團國資公司經理馬建萍告訴記者,目前首批5座方艙滿負荷運轉,月均產鮮菇3噸,產值達3萬元。7月底30座方艙全部投運后,產能將大幅躍升。
“與傳統菌菇種植方式相比,智慧方艙種植優勢太明顯了。”二十九團十一連職工付金山說,“高度智能化的獨立生態系統能促進菌菇快速生長并提高品質,減輕人力的同時還延長了菌菇的生長周期。我看好食用菌智慧種植的前景,計劃承包一個智慧方艙種植蘑菇。”
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困局,正被食用菌產業“短平快”且可復制的特質破解。智慧方艙可根據原料與市場“移動就位”,資源配置靈活高效。
“未來,公司會統一提供優質菌種包,免費給種植戶,產出的蘑菇全數回收。”深圳萬雨集團總經理商東升說,“公司計劃投資1.5億元,打造日產10萬棒的菌包中心、深加工車間及250座智慧方艙集群。”一條貫通菌包生產、科學種植、深度加工與銷售的產業鏈正加速形成,將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融入現代化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