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師九〇團“雙河蜜”西甜瓜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攝于7月14日)。岳佳豪 攝
七月的雙河大地,瓜果飄香,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近日,五師九〇團第三屆“雙河蜜”西甜瓜節甜蜜啟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和客商,共品瓜果甘甜,共鑒產業活力。
開幕式上,雙河市聚能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與多家企業現場簽訂戰略采購協議,開幕當日總成交量即達1520噸。這份亮眼的“成績單”,正是五師雙河市立足資源稟賦,創新實踐“文旅搭臺、經濟唱戲”模式,推動特色農產品走向更廣闊市場的生動寫照。
走進西甜瓜節現場,金黃的甜瓜、翠綠的西瓜整齊列陣,清甜的果香沁人心脾。游客們品嘗著甘甜多汁的瓜果,贊不絕口。“第一次參加西甜瓜節,沒想到雙河的瓜這么甜,水分這么足!”來自烏魯木齊的游客張曉靜一邊拍照一邊贊嘆。
活動現場,舞獅表演助興,互動抽獎添彩,游客們不僅在現場盡享甜蜜,還能將“雙河蜜”禮盒帶回家,讓更多人了解這一品牌。
簽約儀式現場,雙河市聚能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劉星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我們的目標,就是讓‘雙河蜜’從田間地頭,走進全國人民的果籃?!?/p>
數據的印證令人振奮——2024年,“雙河蜜”西甜瓜年產值突破2500萬元,帶動120戶職工增收,戶均增收2萬元;產品遠銷上海、廣東、山東等地,并成功出口泰國、越南等國家。
文旅活動的持續舉辦,不僅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效益,更顯著提升了五師雙河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九〇團文體廣電旅游中心主任汪玲表示:“連續三年舉辦西甜瓜節,‘雙河蜜’品牌價值不斷提升,如今根本不愁銷路,許多客商都是慕名而來?!?/p>
瓜香尚未散去,雙河市的另一張文旅名片——特色民宿,也正迎來客流高峰。走進八十八團一連的云舒別苑民宿,青石板小路兩側綠植盆景點綴,院落既保留傳統韻味,又融入現代便利,從智能充電樁到休閑涼亭,設施一應俱全。
旅游熱度攀升,連隊的7家民宿幾乎日日爆滿,生意紅火。經營者楊懷武一邊忙著接待客人,一邊笑著規劃:“游客越來越多,后期,我打算擴建民宿,讓更多游客體驗這兒的美景和美食?!?/p>
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與人文資源,八十八團精心打造了“卡昝河邊防四代民兵哨所—三文魚養殖基地—軍墾文化主題墻繪—哈德爾海景觀園”特色紅色研學旅游路線。游客可在卡昝河哨所感悟四代戍邊人的堅守傳承;在三文魚基地探索生態養殖的創新實踐;通過軍墾主題墻繪,回溯激情拓荒歲月;在哈德爾海的湖光山色間領略自然饋贈。這條路線實現了紅色教育、生態體驗、產業認知與人文浸潤的深度交融。
這些生動的實踐,均源于五師雙河市“文旅引領、多業融合”的清晰發展思路。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五師雙河市累計接待游客231.06萬人次,同比增長30.76%;實現旅游總收入10.84億元,同比增長30.13%。“我們致力于為游客打造‘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深度旅游體驗。”五師雙河市文旅局局長李志芳道出了發展目標。
行走在五師雙河市,處處能感受到文旅融合煥發的蓬勃生機:田間地頭變身觀光景點,特色農產品暢銷國際市場,職工群眾身兼多職——既是田間的“技術員”,又是景區的“導游”,還是民宿的負責人……這種深刻轉變,不僅扮靚了連隊面貌,更拓寬了職工群眾的增收渠道。
未來,五師雙河市將繼續深挖資源稟賦,創新文旅業態,聚力打造更多具有影響力的文旅品牌,讓“詩與遠方”在雙河大地完美交融,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文旅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