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里社區“心悅舞蹈隊”的隊員們在排練秧歌舞(資料圖片)。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張婷婷 攝
英華里社區聯合七師胡楊河市益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與你相伴,快樂暑假”公益小課堂活動。圖為大學生志愿者在給小學生輔導假期作業(資料圖片)。 高玲 攝
在英華里社區組織召開的“紅馬扎會議”上,居民積極建言獻策(攝于2月24日)。 郭雪雪 攝
社區雖小,但連著千家萬戶,做好社區工作十分重要。
近年來,七師天北經濟技術開發區(天北新區)英華里社區黨支部緊扣“黨建引領、服務群眾、共治共享”理念,通過創新打造“紅‘社’先鋒”黨建服務品牌,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社區治理效能,讓這個擁有2852戶居民的混合型社區煥發出共建共治共享的蓬勃活力。
系緊“紅色紐帶”
勇當先鋒作表率
如何服務好居民群眾?英華里社區負責人朱麗莎說:“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是實現社區治理的關鍵?!?/p>
深知黨員在社區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英華里社區黨支部始終致力于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系緊“紅色紐帶”,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質效。
7月25日一大早,英華里社區黨員楊永忠就開始巡查小區綠地的維護情況。作為認領“綠地責任區”的黨員,他每天都要到黨員綠地責任區轉轉,查看綠地的養護情況。
“現在這里由我們幾個黨員輪流監督,綠地上的不文明行為沒有了。”楊永忠說。
劃分黨員責任區,給無職黨員設崗定責。英華里社區黨支部在小區內劃分黨員綠地責任區15塊,引導18名無職黨員認領學習監督、黨風廉政監督、治安巡邏等崗位,監督其他黨員發揮示范帶頭作用,監督物業做好綠地清理及保養灌溉工作,制止毀綠種菜、人為踩踏等不文明行為,積極營造黨員群眾共同參與社區治理的良好氛圍。
由1支黨員先鋒志愿服務隊帶動文化宣傳志愿服務隊、醫療保健志愿服務隊、守護平安志愿服務隊、環保衛士志愿服務隊等N個社會組織,英華里社區黨支部通過創新開展“1+N”志愿服務模式,從文體活動、醫療保健、普法教育、安全穩定、全民素質提升等多領域實現志愿服務全覆蓋,今年已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0次,服務居民500人次。
“黨旗映天北”小程序則讓志愿服務更精準。前不久,小區居民李詩英通過小程序發布“微心愿”——希望有人幫忙修理家中漏水的水管,結果不到2小時就有黨員上門義務檢修。截至目前,該平臺已點亮居民“微心愿”30次。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戰斗堡壘。今年,英華里社區黨支部結合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活動,組織黨員開展“組團式”服務,舉辦安全知識、反電信詐騙等各類宣講20次,“一對一”方式結對幫扶空巢、高齡老人36戶,走訪慰問困難群眾25戶,開展環境整治6次。
建強“紅色陣地”
精細服務暖人心
7月18日下午,英華里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傳來陣陣歡聲笑語。舞蹈室里,“心悅舞蹈隊”的隊員們正在排練秧歌舞;兒童活動區,志愿者在輔導孩子們做手工;書畫室內,幾位老人在揮毫潑墨……近年來,英華里社區黨支部通過“一室多用”設計,讓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為服務全年齡段居民的“幸福驛站”。
英華里社區下轄英華里和綠源里2個居民小區,現有60歲以上老人1208人。如何讓老人們老有所樂、老有所學,提升晚年生活質量,成為社區工作的重點方向之一。
“這些年,不斷有居民加入我們的隊伍,只要社區有活動,我們都積極參加,偶爾還會外出演出?!薄靶膼偽璧戈牎必撠熑藦埞鹌秸f。
近年來,英華里社區黨支部依托舞蹈室、多功能活動室等陣地,開設書法、繪畫等老年興趣課堂,常態化開展書畫展、廣場舞比賽、戲曲聯唱等活動,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自常態化開展社區老年活動以來,許多老年人走出家門,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庇⑷A里社區主任李雪嬌說。
立足辦公最小化,服務最大化,英華里社區黨支部通過堅持“一室多用”“多室合一”,升級改造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完善服務中心配置,提升服務功能,打造集黨員教育、便民服務、休閑娛樂、運動健身、心理咨詢等功能為一體的活動陣地,“小場地”實現了“大服務”。
為更好服務全年齡段居民,英華里社區黨支部聯合當地的益啟社工站、天姿藝術學校等專業機構,開設青少年假期課堂,提供手工制作、作業輔導等義務服務項目;引進專業團隊,落實輪值接待、延時錯時、首問負責等工作機制,全天候提供政策咨詢、民事代辦等各類服務,打造全科社工站。
同時,英華里社區黨支部堅持“黨建+網格”模式,以網格化管理為切入點,推進精細化服務,通過劃分網格責任片區,將社區工作者、聯戶長、在職黨員、志愿者等人員下沉到網格。建立“紅色網格責任區”,組織黨員深入單元樓棟、商圈店鋪,摸準社情民意,辦好信息收集、入戶宣傳、敲門問需“入戶三件事”,將服務群眾的“紅色觸角”延伸到社區千家萬戶。
朱麗莎表示,社區黨支部將繼續建強“紅色陣地”,優化網格化管理機制,讓居民切實感受到“家門口的服務”。
圍繞“紅色治理”
多元共治聚合力
“社區老年人多,建議一個月多開展幾次上門服務活動。”
“社區綠化方面,希望能增加一些開花類喬灌木和彩葉植物?!?/p>
“活動室再寬敞一點就好了?!?/p>
……
7月23日傍晚,英華里社區“紅馬扎會議”在社區居民會客廳召開。居民們圍坐在一起,熱烈討論著社區近期的大事小情。社區工作人員手持民情記錄本,認真傾聽、詳細記錄,現場氣氛熱烈而融洽。
“以前居民反映問題到處找人,現在大家坐在一起談事論事,問題很快就被解決了?!本用褚λ胤紝@種議事方式贊不絕口。截至目前,英華里社區黨支部通過“紅馬扎會議”議事形式,已先后解決下水管道堵塞、噪音擾民等居民關心的問題19個,辦結率達95%以上。
居民的事居民議,居民的事居民定。英華里社區黨支部通過健全“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公司”三方聯動協調機制,多渠道收集居民意見建議,運用“新區夜話”平臺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讓居民成為自己家園的當家人,激發社區多元共治活力。
目前,這種接地氣的議事形式已成為英華里社區收集民意的“直通車”。從樓道照明維修到垃圾分類管理,從停車位規劃到老年活動安排,居民們暢所欲言,社區干部現場答疑解惑。
同時,英華里社區黨支部積極探索“黨建+聯建”治理模式,創新打造“商居聯盟示范店”品牌項目,鼓勵轄區商戶主動融入社區治理大格局,結合經營范圍為居民提供義診、義剪、快遞投放等便民服務。此外,該社區與七師胡楊河市黨委組織部、中醫院等單位建立黨建聯盟,整合優勢資源,開展“文化聯誼、科普聯辦、設施聯用、服務聯動”等活動,統籌轄區各類資源,實現組織共建、活動共聯、資源共享。
“現在不僅生意更好了,還能為街坊鄰居做點實事,我感覺特別有意義。”參與聯盟的藥店負責人王濤表示。該機制運行以來,商戶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顯著提升,形成了“商戶得口碑、居民享便利、社區增活力”的多贏局面。
“社區是大家的,治理靠每個人?!崩钛烧f。
從“黨員先鋒”到“紅馬扎議事”,從“全科社工”到“商居聯盟”,英華里社區黨支部用一個個創新實踐證明:基層黨組織強,社區治理就強。這里沒有豪言壯語,只有365天不變的初心——把群眾身邊“小事”當成“大事”辦。
如今,英華里社區黨支部通過開展“紅‘社’先鋒”黨建品牌創建,不斷強化黨員的服務意識,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的領導作用,已形成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社會協同的治理新格局,居民滿意度連續三年達98%以上。2024年,英華里社區黨支部榮獲兵團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下一步,社區將持續深化和完善黨建品牌建設,為建設幸福、和諧、有活力的社區而不懈努力?!敝禧惿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