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至20日,六師一〇三團舉辦第十一屆甜瓜文化旅游季,推出文化展演、產業展示、農文旅體驗等活動,為游客奉上了一場融合味蕾與文化記憶的“甜蜜”盛宴。
“這里的甜瓜又甜又香,活動也特別精彩,來得太值了!”游客傅蓉說。
兵團不少地方種有甜瓜,一〇三團的甜瓜產業卻獨具特色:1995年,該團獲得綠色食品甜瓜證書,獲評“中國甜瓜之鄉”;2002年,該團注冊“金皇后”甜瓜專用商標;2011年,“一〇三團甜瓜”獲批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這份“甜蜜”的聲譽,源于歷時60余載的深厚積淀。上世紀50年代末,一〇三團開始種植甜瓜,幾代人精心培育,讓團場甜瓜成為兵團特色農產品的代表。近年來,該團不斷在發展甜瓜產業、打造區域化品牌、培育特色產業上下功夫,探索出“黨支部+甜瓜協會+合作社+職工”的創業致富新模式,實現從線下到線上的精細化、系統化、可追溯管理,逐步打造了萬畝精品田、精品園、精品瓜。今年,該團種植甜瓜1.65萬畝。
“甜瓜產業這么興旺,我們打心底里高興。”在甜瓜文化旅游季活動現場,該團老知青代表王炳權說,“團場發展得這么好,年輕人在這里大有可為。”
種得好也要賣得好。在甜瓜采收高峰期,五家渠瓜果蔬菜產業協會會長、嘉鑫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顧水萍蹲在甜瓜地頭,仔細察看著甜瓜的成色,掏出手機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一條信息:“正在地里摘瓜,五家渠瓜果蔬菜產業協會強推,有需要的朋友請留下地址……”
“這是我今年第十次到一〇三團為種植戶宣傳甜瓜,依托協會對接批發市場、商超和電商平臺,助力種植戶銷售甜瓜。”顧水萍說,在甜瓜上市前一周,五家渠瓜果蔬菜產業協會就幫助種植戶銷售甜瓜10余噸。
賣得好也要運得暢。一〇三團投資450萬元打造甜瓜交易集散中心,設置分揀打包車間、冷庫和集散場地。“運營一周,甜瓜交易集散中心就銷售了甜瓜5萬件,預計經過甜瓜銷售高峰期,銷量將達到20萬件。”五家渠蔡家湖新渠城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星告訴記者。
如今,一〇三團甜瓜已形成“種植標準統一化、分揀包裝智能化、銷售渠道多元化”的全產業鏈模式。“我們將進一步擦亮‘中國甜瓜之鄉’的金字招牌,延伸產業鏈條,助力鄉村振興,讓發展紅利真正轉化為職工群眾的幸福增量。”一〇三團黨委常委、副政委任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