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一区二区视频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_亚洲自拍偷拍九九九_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一粒小麥的“產業鏈之旅”

——解析兵團小麥豐收背后的價值密碼
發布時間:2025年08月06日 信息來源:?兵團日報 編輯:劉娑延
【字體: 打印本頁
作者:鄭婭莉 淮振杰

1

7月28日,十師一八八團一塊麥田里,一臺大型機械正在收割小麥。眼下正值十師北屯市小麥收獲季,各團場搶抓晴好天氣,組織機車搶收小麥,田野上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今年,該師市播種小麥11.31萬畝,夏糧收獲工作預計8月15日左右結束。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李正虎 通訊員 肖和鵬 攝

2

7月18日,在新疆塔里木河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金銀川加工廠,技術人員察看收購的冬小麥質量。為確保夏糧收購平穩有序開展,塔河種業在人員配備、倉容準備、資金籌措等方面下大氣力,督促各收購點強化服務意識,做好便民服務,讓種植戶賣上“明白糧”“舒心糧”。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林國強 攝

d9199b5f-ee8f-4907-833d-59d2073ebd19

7月30日,在十二師二二二團阜北麥客制粉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查看面粉生產情況。今年夏糧收購工作開展以來,這家公司已收購小麥7900噸,日加工量達100噸,精制粉出粉率達62%。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馮曉玲 通訊員 孫海蘭 攝

麥浪翻涌,金穗飄香,又是一年麥收時。記者從兵團農業農村局獲悉,截至7月24日,兵團夏糧收獲面積超235萬畝,進度近八成。

麥收過后,種植戶們欣喜地計算種植小麥的收益。而一粒小麥的深加工“產業鏈之旅”,才剛剛拉開帷幕。

近年來,兵團堅持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不斷加大小麥全產業鏈創新力度,推動全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通過小麥深加工實現延鏈增值,為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保障。

從田野里飽滿的麥穗,到餐桌上筋道的面條、松軟的面包,一粒小麥的“產業鏈之旅”,藏著農業現代化的“密碼”。讓我們循著麥香,解鎖一粒小麥如何通過精深加工層層釋放價值。

機械采收——不誤農時還節本增效

麥熟一晌,貴在爭搶。

今年夏收大忙時節,六師奇臺農場十九連種糧大戶何志江卻一臉輕松:“收麥不帶鐮,曬麥不用場,賣麥不用忙。我提前聯系了團里的農機合作社,早就安排好了聯合收割機進田采收,不僅節省了人力,提高了收割質量,還降低了糧食損耗。”

夏糧占全年糧食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其中小麥占夏糧產量的九成以上。機收是小麥顆粒歸倉的底氣。“夏收最怕遇到大風、雨水天氣,容易造成麥粒掉落、發霉等損失。現在通過機械化作業,只需一天多時間,400畝地就能全部收完,那叫一個快!”何志江說。

機械化是夏糧搶收的關鍵。奇臺農場佳鑫源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孫旭東介紹,合作社有各式農機90臺套,可提供耕、種、防、收多種社會化服務,今年麥收組織了14臺聯合收割機為種植戶收麥。

“提升收麥質量,這可是門學問。如果時間選得不好,或者機器質量不佳,麥粒被收割機的鼓風機吹落田里、邊收邊撒,損失就會很大。”孫旭東說,今年夏收,合作社抓住機具狀態良好、農機手操作規范這兩個關鍵,對每個農機手都進行了專業培訓,每臺農機1小時能收割小麥20到25畝左右,秸稈留茬高度、機收損失率等指標都完全達標。

大戶種糧面積不小,為何自己不買農機?“要想自己種自己收,最少也要配置拖拉機、旋耕機、小麥收割機,而購齊這些設備,需要花費上百萬元。農機購置成本高,閑置時間長,實在不合算。”何志江說。

“因為擔心作業量不飽和、投資回報預期不明,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一般都不會配備農機,而是選擇同農機專業合作社合作,直接購買農機服務。這既能減少設備成本投入,又提升了大型設施的使用效率。”兵團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收糧賬單的背后,是農機裝備總量的持續增長、作業水平的不斷提升、服務能力的顯著增強。

今年,兵團各師團聚焦“減損增效”核心目標,因地制宜開展機收指導工作,及時掌握農機裝備保障情況;組織做好農機檢修、調試等工作;引導廣大農機手牢固樹立“減損就是增產”意識,組織開展聯合收割機、拖拉機等操作技能培訓,為農機手們注入“技能養分”,多措并舉強化機收減損,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產后服務——“一條龍”確保優糧優價

麥收要爭取顆粒歸倉,那收上來的麥子,下一站去哪里?

在中央儲備糧和田直屬庫有限公司于田縣糧站,正在排隊交糧的十四師二二五團四連種植戶金明巖,通過取樣抽檢、稱重過磅、卸糧入庫、開票結算等手續,將金黃的小麥換成了一沓沓票子,金明巖滿臉笑容地說:“普通麥1公斤2.1元,我這優質麥1公斤2.3元,380畝地就增收了5萬余元。”

近年來,二二五團聯合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新疆農墾科學院等科研單位,引進高產穩產小麥新品種,采用科學的田間管理技術,推動糧食收購企業按訂單收糧。“優質優價”“單收單儲”,增加了不少種植戶的種糧收益。

今年夏糧收購工作啟動以來,兵團各級發改、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密切跟蹤夏糧購銷走勢,做好糧食供求形勢、價格走勢、消費變化等的分析研判,增強市場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和精準性,確保糧食市場平穩有序。

在糧食收購工作中,兵團堅持市場化導向不動搖,積極引導多元主體入市,激發市場購銷活力。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發揮“主力軍”作用,主動擔當、靠前服務,采取單收單儲等方式,實現小麥優質優價,最大程度讓利于民,保護種植戶種糧積極性。

麥子剛收完,農機就又開進了金明巖的地里。摟草機在麥田里打著轉“畫”了幾個圈,散落的小麥秸稈就被摟成草條;緊接著,打捆機開始作業,“吐”出一塊長方形草垛——很快,地里的秸稈全部離田。

小麥一半在籽實,一半在秸稈。“有效收集和利用農作物秸稈資源,就是撿回‘另一半農業’。”二二五團四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趙小良說,與以往不同,今年,團場在收割小麥的同時,同步推進秸稈收割與回收利用,聯合養殖企業、種植大戶構建“就地回收、定向轉運”產業鏈,通過“機械化作業+訂單式收購”模式,實現秸稈收儲運一體化運營。這些秸稈經密封發酵后,轉化為營養豐富的青貯飼料,直供周邊養殖基地,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過去,小麥收割后,秸稈全都粉碎在地里,容易滋生病蟲害。而現在打捆出售后,不僅有利于下一茬播種玉米,還能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金明巖說,今年,他地里的小麥秸稈至少能帶來5萬余元的額外收入。

夏收連著夏種,收罷小麥、處理完秸稈,緊接著就是播種玉米。“農技專家團隊常年深入田間地頭,為我們提供耕、種、管、收‘一條龍’服務,種地不操心,產量有保障。”金明巖夸贊道。

兵團大力實施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積極推廣農業社會化服務方式,實現“人、種、機、技、地”要素資源高效利用,提供小麥從種植到管理、銷售全程“保姆式”服務,讓種植戶吃上了“定心丸”。

全產業鏈——帶動小麥“身價”上漲

小麥從農田到餐桌,涉及生產、收購、儲存、加工、銷售等多個環節。想把“一粒小麥”的產業鏈做好,除了規模和產量以外,還要在小麥加工上做文章。

7月30日20時,位于一師六團的阿拉爾市華康面粉加工有限公司倉庫內一派繁忙景象。公司董事長劉見介紹:“我們已經收購了1萬噸小麥,從收割到入庫全程‘不落地’,損耗降低至1%左右。同時,根據小麥的不同品種和等級分倉儲存,采取訂單式銷售。”

華康面粉加工有限公司是當地最大的面粉加工企業,年產9萬噸面粉。

走進公司面粉加工車間,濃濃的麥香撲面而來。“在這里,飽滿的麥粒經過研磨、篩理、加工后,可生產強筋、烘焙類等多個品種的面粉,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生產出來的面粉能保留自然的麥香味。”劉見說。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加工環節減少浪費,最大程度開發每一粒糧食的價值,既是對種糧戶辛勤勞動的尊重,也是耕好節糧減損這塊“無形良田”的必要舉措。

在華康面粉加工有限公司,記者看到,曾被視為副產品的小麥麩皮等,正在“變廢為寶”。

“過去像麥麩這些東西,在制粉環節大部分就被直接篩出了,沒有發揮出最大價值。下一步,我們將通過積極開展全谷物原配料生產、全谷物加工技術創新轉化,讓麩皮等‘邊角料’轉化為全麥面粉原料。”劉見說。

小麥加工鏈,還能拉多長?

在奇臺農場二十八連鈺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通過和面、揉面、盤條、開面、掛面等工序,小麥被制成各式各樣面條,帶動小麥“身價”上漲。

“產業鏈延伸是核心,從初級加工到生物提取,每一次延伸都是價值裂變。”兵團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立足“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兵團各師團全面協調推動小麥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著力建立小麥精深加工技術及指標體系,深挖小麥精深加工潛力,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支撐產業向中高端市場延伸,讓小麥“身價”倍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峰| 东阳市| 南安市| 德格县| 年辖:市辖区| 甘肃省| 仁怀市| 成都市| 吉首市| 辽宁省| 卓尼县| 玉树县| 太和县| 郸城县| 西乡县| 浑源县| 邵武市| 贡嘎县| 承德县| 鹿泉市| 阜新市| 龙井市| 美姑县| 普宁市| 桃江县| 淳安县| 南京市| 四子王旗| 都昌县| 夏津县| 漳平市| 麻阳| 枣庄市| 崇明县| 英山县| 容城县| 浦县| 大城县| 商河县| 罗定市|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