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在十三師新星市重點項目君悅大酒店建設現場,工人搶抓時間施工。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寶山 通訊員 韓冰潔 攝
7月29日,新疆創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0兆瓦尾氣綜合利用發電項目航拍圖。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寶山 通訊員 王璇 攝
7月28日,十三師新星市新疆中能綠源資源清潔高效綜合利用一體化項目現場,工作人員在調試設備。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寶山 通訊員 商凱旋 攝
8月的十三師新星市,驕陽似火,熾熱的天氣未能阻擋項目建設的進程:機器轟鳴,工人們揮汗如雨,處處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今年,十三師新星市緊緊圍繞“五大行動”戰略,將“重大項目支撐保障行動”作為突破發展的關鍵舉措。從項目謀劃階段的反復論證,到開工建設時的火熱推進,再到逐步投產運營的豐碩成果,十三師新星市用項目建設筑牢經濟發展的“壓艙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工業項目:
加速推進,激活經濟發展引擎
7月30日凌晨5時,位于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新疆中能綠源資源清潔高效綜合利用一體化項目現場已是熱火朝天。工地的照明燈將整個區域照亮如白晝,近百臺塔吊舒展鋼鐵長臂,混凝土攪拌車轟鳴作響,施工機械運轉不停,工人們的指揮哨聲此起彼伏,奏響了一曲激昂的建設進行曲。
“項目整體進度比原計劃提前了3個月,目前設備安裝已完成95%,預計將于11月中旬投產。”在施工現場,該項目凈化裝置負責人張彬指著正在安裝的大型設備,語氣中充滿了興奮與自豪。
走進項目指揮部,墻上色彩鮮明的進度展板格外引人注目,上面的標記和線條清晰記錄著項目推進的每一個關鍵節點,見證著建設者們的辛勤付出。
這個總投資87億元的兵團重點項目分兩期推進,一期聚焦基礎產能建設,二期則著力于產業鏈的延伸與拓展,致力于打造現代煤化工領域的標桿。該項目采用先進的航天爐粉煤加壓氣化工藝,通過構建循環經濟模式,最大限度減少碳排放,實現煤炭高效利用,讓“黑色資源”真正實現“綠色開發”,預計年產值可達40億元。
作為十三師新星市“6+12+10”重大產業項目的典型代表,該項目的快速推進,正是十三師新星市狠抓工業投資、加快產業升級的生動寫照。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十三師新星市工業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1%,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60.8%,拉動增長15.5個百分點,已成為支撐師市發展的“頂梁柱”。
為確保項目盡早開工、加速見效、全面達產,十三師新星市將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開展精準招商,持續引進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優質項目。同時,該師市還將實施“一項目一專班”服務機制,從項目立項、手續辦理到土地供應、水電接入等各環節全程跟進、精準服務。
基礎設施項目:
補齊短板,夯實城市發展根基
8月1日,在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EOD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現場,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進行裝配式水廠模塊的吊裝作業。該項目負責人張毅一邊展示施工圖紙,一邊介紹:“我們采用SEED專利技術,這種創新工藝不僅縮短了建設周期,還能在建設期間減少6000噸碳排放,運營期每年預計可再減少5000噸碳排放。”
在項目配套的智能監測控制室,墻上的大屏幕實時顯示著水質、水量等各項數據。技術人員聚精會神地盯著屏幕,密切監控著水廠的建設進展與運行情況。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5700萬元,建成后日供水能力將達9.9萬立方米,既可以滿足工業園區企業的生產用水需求,也能保障周邊團場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水廠配備的智能監測系統,具備水質實時監控、異常自動報警、應急快速處理等功能,如同一位24小時值守的“水衛士”,守護著城市的用水安全。
今年以來,十三師新星市全面梳理團場基礎設施短板,建立了團場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庫,推動項目落地實施。同時,積極完善重點項目服務機制,集中力量保障項目建設所需的各項要素,加速提升基礎設施和民生服務保障水平,著力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推進續建項目建設,確保如期投入使用。
“我們將圍繞‘絲路支點、疆東門戶’的發展定位,加快師市基礎設施關鍵通道、關鍵節點和重點項目的建設,改善城區居住環境,優化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布局。通過高質量項目推動城市建設的高質量發展,努力營造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提升職工群眾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十三師新星市住建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關民說。
民生項目:
改善生活,托起職工幸福期盼
“家里的供熱管道用了十幾年,早就老化得厲害。聽說這次用的是新型保溫管材,以后冬天再也不用受凍了。”近日,十三師紅星二場居民王彩紅站在正在施工的供熱管網改造現場,臉上滿是期待的笑容。
施工現場,工人們小心翼翼地將預制保溫管放入管溝,仔細進行連接和固定,“這種管材采用三層復合結構,不僅保溫性能好,而且使用壽命更長。”該標段項目經理劉博陽說。
作為十三師新星市2025年“民生十件實事”之一,城市燃氣和供熱老化管道改造工程總投資3.76億元,覆蓋6個團場,惠及4.6萬余戶居民。項目推進過程中,十三師新星市相關部門提前謀劃,組織專業人員對使用超過15年的管網進行全面“體檢”,并制定了詳細的改造方案。自今年3月項目開工以來,施工人員爭分奪秒,克服了高溫、大風、降雨等不利天氣影響,確保項目按計劃順利推進。預計到9月中下旬,改造工程將全面竣工,真正讓職工群眾享受到改造成果。
民生是發展的根基,項目是民生的支撐。今年,十三師新星市緊緊圍繞“惠民生、保安全、促發展”的理念,以及“美麗城鎮建設、打造宜居家園”的思路,投入9.57億元,持續推進城市建設和團場建設,重點聚焦燃氣管道、停車場、市政道路、老舊小區改造等一系列民生項目,為完善城鎮功能配套奠定基礎。同時,該師市還積極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統籌城鄉交通網絡規劃,加快老舊管網改造,提升城鄉公共服務設施供給均等化水平。
從工業項目的加速推進,到基礎設施的提檔升級,再到民生工程的暖心惠民,一個個重大項目在十三師新星市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隨著這些項目的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施工圖”正逐漸變為生動“實景畫”,一座產業興旺、設施完善、生態宜居、職工幸福的現代化新城正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