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在五師雙河市“全民健身·健康雙河”第二十屆職工籃球聯賽上,運動員們激烈角逐。岳佳豪 攝
2025年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兵團賽區)暨兵團校園足球總決賽在四師可克達拉市開賽,運動員們在賽場上一展風采(資料圖片)。 王東 攝
在七師一二四團“全民動起來 健康向未來”全民健身廣場舞大賽上,8支參賽隊伍用活力四射的舞姿點燃夏季激情(資料圖片)。唐永建 攝
在2025年二師鐵門關市梨花系列文化旅游活動二十九團香梨小鎮“博古其杯”公路自行車挑戰賽上,參賽選手奮力比拼(資料圖片)。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王云鵬 攝
在首屆新疆兵團全民足球超級聯賽現場,加油吶喊聲不斷。賽場外,兵團全民健身熱度持續高漲:公園里,籃球場上燈火通明;連隊里,乒乓球賽隨時開打;綠道上,徒步健身說走就走……
一個個充滿活力的鏡頭,定格了兵團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的精彩瞬間。如今,全民健身已然在各墾區蔚然成風,越來越多的職工群眾樂享體育運動的無窮魅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
8月8日是我國第17個“全民健身日”。近年來,兵團不斷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積極辦好建設體育場地、打造多元賽事、完善體育組織體系等“關鍵小事”,撬動全民健康這一“頭等大事”,一個更加便捷、多元、專業的全民健身新生態正在加速形成。
織密“15分鐘健身圈”:運動場景日益豐富
8月4日,晨光熹微,在八師一四三團文化廣場的一片綠蔭下,幾位老年人正跟著老師學習太極拳,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
“團場在廣場、公園、社區里都安裝了健身器材,想要健身,走路四五分鐘就有一處場地。”早上8時,退休職工李成軍就和老伙計們來到文化廣場打太極拳,“我們經常來這里鍛煉,你看,我這身體多棒!”
在三師圖木舒克市錦繡街道恒美佳苑小區,居民只需步行幾分鐘,就能抵達綠道上設施齊全的“口袋公園”。
“從今年開春到現在,我每天都來‘口袋公園’鍛煉,體重從89公斤減到了73公斤。”恒美佳苑小區居民劉紅霞剛從扭腰器上鍛煉完,又踩上了旁邊的蹬力器,出了一身汗的她臉上不見疲憊,“我現在不僅身體健康了,精神也更好了。”
健身去哪兒?這是職工群眾日常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也是推進全民健身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兵團持續實施全民健身場地器材補短板項目,在廣場、公園等地建設健身步道,配備健身器材,還在連隊社區建起了健身房、運動場地,讓職工群眾在15分鐘生活圈內,就能找到可供開展健步走、廣場舞、三大球類運動等活動的群眾性健身場地設施。
在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兵團分區,職工文化活動中心項目施工已進入收尾階段,本月這一活動中心即將投入使用。該項目占地5829平方米,建筑面積2412平方米,規劃有室內籃球兼羽毛球場、可容納300人的多功能廳,建成后將填補兵團分區大型綜合性文化活動場所的空白。
記者從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兵團利用中央預算內資金1.228億元,建設體育公園3個,全民健身中心2個,社會足球場6個,公共體育場標準田徑跑道和足球場4個,利用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補助資金2340萬元實施全民健身場地器材補短板工程117個,全民體育運動場景日益豐富,社區體育健身設施覆蓋率持續提升。
針對以往一些大型體育場館利用率不高等問題,兵團通過用好中央公共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補助資金,推動實現21個公共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截至2024年底,全兵團共建有體育場地1.08萬個,總面積達912.47萬平方米,越來越多的職工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
如今,兵團各師市的大型公共場館更加親民,城市“金角銀邊”得到充分利用,“15分鐘健身圈”越來越多,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來得實實在在。
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體育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健身設施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織密“15分鐘健身圈”,讓體育更好地融入職工群眾的日常生活。
賽事活動多元供給:運動體驗持續升級
隨著全民健身場地基礎日益堅實,各類豐富多彩的賽事活動點燃了職工群眾的運動熱情,讓“家門口”的賽場成為展示活力、凝聚人心的舞臺,鼓勵引導不同年齡段的人們更多地參與鍛煉、科學健身。
充滿對抗與協作的三人籃球賽、考驗技巧與沉穩的臺球賽、展現靈活性與速度的乒乓球賽……7月30日,十四師四十七團四連“健康鄉村·活力盛夏”夏季體育文化活動火熱開展,從青少年到退休職工,大家熱情參與。
“連隊經常組織開展一些文體活動,我只要有時間就會去參加。”四連職工買買江·麥提努日說。
與此同時,隨著運動健康意識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以運動休閑、健身鍛煉的方式豐富假日生活。在元旦、端午節等節假日,兵團各地紛紛組織開展新年登高、龍舟賽等全民健身系列活動,參與人群廣泛。
除了休閑健身活動,如何滿足運動愛好者對專業競技賽事活動的需求?近年來,兵團持續培育引進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體育文化品牌,不僅引領了健康向上的體育消費方式,同時帶動了餐飲、娛樂、購物、住宿等業態的發展,推動商業、文化、旅游、體育深度融合,推動全民健身和城市發展“同頻共振”。
當下,首屆新疆兵團全民足球超級聯賽在六師五家渠市體育運動公園激戰正酣,56支參賽隊輪番在賽場上激烈角逐,場上球員激烈拼搶,場下觀眾山呼海嘯,連場邊小販的礦泉水都一度供不應求。
“體育運動公園建成后,我們的運動環境更好了。”五家渠市民余春洋說,“特別是新疆‘兵超’比賽,讓我們更是近距離感受到了競技體育的魅力。”
今年5月下旬,環塔拉力賽首次增設阿拉爾賽段,一師阿拉爾市、三師圖木舒克市、十四師昆玉市借助環塔拉力賽的品牌影響力,依托自身資源稟賦,策劃了越野集結賽、汽車露營大會、摸魚大賽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以充分挖掘環塔拉力賽品牌價值,吸引眾多游客體驗沙漠越野樂趣,感受大漠里的“速度與激情”。
6月底,2025年十二師半程馬拉松暨兵地融合“跑遍大美新疆”系列賽激情開跑,來自全國各地的6000名跑步愛好者參賽,叫響了當地“跟著賽事去旅游”品牌,有力推動賽事“流量”轉化為文旅消費“留量”、經濟發展“增量”。
如今,兵團全民健身運動會、大型群眾體育賽事、團場連隊運動會等多層次、多樣化的賽事活動體系逐漸完善,各類貼近群眾、方便參與、形式多樣的全民健身主題活動,引導眾多職工群眾想運動、能運動,極大激發了人們的運動熱情,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健康、自信和歡樂。
健身指導隊伍壯大:為科學健身保駕護航
“扣殺的時候,要用好腰腹爆發力,手臂要像‘鞭梢’一樣傳遞力量……”在五師雙河市體育公園羽毛球場上,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夏燕為學打球的孩子們示范擊球的正確姿勢。
“之前,師市文體廣旅局請來石河子大學體育學院的老師對我們進行了專業培訓。”夏燕說,自己是一名羽毛球運動愛好者,通過系統培訓、嚴格考核,持證上崗后,從事了喜歡的體育公益服務這一工作。
全民健身蔚然成風,對科學指導和專業服務的需求也水漲船高。像夏燕這樣活躍在職工群眾身邊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們,正成為引領科學健身、提升運動體驗的關鍵力量。
8月1日,兵團第二十屆青少年運動會拳擊比賽暨青少年拳擊錦標賽在一師阿拉爾市進行,作為本次賽事的一名裁判員,一師阿拉爾市武術協會秘書長毛立鵬有一個身份是國家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
“目前,我們協會在師市各團場有130余名成員,其中七成是國家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三成是國家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毛立鵬說,協會經常組織開展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群眾性體育交流活動,職工群眾參與的熱情非常高漲。
為破解基層體育人才短缺困境,今年7月初,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印發《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辦法(試行)》,從組織管理、培訓教育、申請審批、注冊辦理等方面規范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推動完善培訓、認證、激勵和保障體系,使其職業發展路徑更加清晰,從而促進兵團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健康發展,更好地為職工群眾科學健身保駕護航。
各地各單位也積極創新培育模式。四師可克達拉市、五師雙河市每年選派優秀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參加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二師鐵門關市實施“家庭健康指導員”計劃,將健康知識普及、衛生習慣培養、科學運動計劃融入家庭生活場景,以家庭“小單元”推動全民健康“大提升”;兵團競技體育運動學校定期開展校外實踐,通過開設青少年運動康復和“健康食譜工坊”等課程,在“體衛融合”中提升學生自我保護意識與健康理念。
“今年我們批準成立了社會體育指導員,乒乓球、羽毛球、排球、模型運動等省級體育協會,進一步完善社會團體組織網絡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體育處相關負責人說,接下來,將重點在持續破解“健身去哪兒”難題、統籌城鄉發展、聚焦重點人群、搭建群眾體育舞臺等方面下功夫,真正促進全民健身融入大眾生活,為美好生活增添色彩。
如今,在綠樹掩映的連隊健身廣場上,太極拳的韻律舒緩流暢;在嶄新的公園健身步道上,奔跑的身影充滿力量;在活力四射的社區球場內,每一次傳球、投籃都伴隨著歡聲笑語……從“有沒有”到“好不好”,從“動起來”到“科學動”,兵團各地全民健身的圖景,正變得更加鮮活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