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十三師黃田農場全鑫小區改造項目現場,工人在加緊施工。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寶山 通訊員 王璇 攝
8月20日,車輛從連霍高速公路新星市東出口駛向新星市城區。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寶山 王曉燕 攝
航拍新星市一隅(攝于8月20日)。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寶山 通訊員 張國鋒 攝?
8月,走進十三師新星市,一幅現代化城市畫卷正在東天山腳下徐徐展開:寬闊整潔的公路縱橫交錯,不僅連接了新星市和哈密市,還串起了沿線農家樂和采摘園,游客們紛至沓來;一棟棟嶄新的保障性住房拔地而起,棚戶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穩步推進……
近年來,這座兵團新城,緊貼市民生活和社會發展需要,持續為城市高質量發展“強筋健骨”,賦能城市韌性建設,以日新月異的面貌,書寫著新時代城市建設的精彩篇章。
路網完善:
從“羊腸小道”到“八縱九橫”
8月18日清晨7時,家住十三師黃田農場朝陽小區的居民買買提·艾海提像往常一樣駕車駛向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30分鐘后,他便抵達了目的地。
“過去駕車到新星經濟技術開發區,路況很糟糕,需要近一個小時。現在交通太便利了,安全也有保障。”買買提·艾海提說。
道路,是城市的脈絡,不僅承載著職工群眾的出行夢想,更關乎城市的經濟騰飛與形象提升。多年來,十三師新星市始終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實施道路建設工程。
在城區骨架建設方面,新星市高標準規劃了“八縱九橫”主干路網體系,新建的23條市政道路總長41公里,均按城市主干道標準建設。道路配備了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地下同步鋪設的雨污分流管道和電纜溝,為未來發展預留了充足空間。
城區路網日益完善,團連道路改造同樣成效顯著。近年來,十三師新星市累計硬化改造團連道路131條,總長達158公里,實現團場主干道100%硬化。交通網絡升級完善,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動力。
記者在十三師紅星一場看到,新建的環場公路不僅連接了新星市和哈密市,還帶動沿線20余家農家樂和采摘園發展,團場職工群眾旅游收入增長超過40%。“現在周末和節假日來玩的游客更多了,我家采摘園一直客流不斷,生意紅火。”紅星一場三連職工楊慶海一邊忙著招呼客人,一邊對記者說。
住房建設:
從“憂居”到“優居”
8月10日,在十三師黃田農場錦繡苑小區,70歲的居民趙蘭正侍弄著陽臺的綠植。“2022年,我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新房子有暖氣、天然氣,居住很舒心,困擾我多年的風濕病也有了明顯的緩解。”趙蘭一邊澆花,一邊告訴記者,明媚的陽光透過水珠照在她的笑臉上。
住房是民生之要。十三師新星市始終將住房建設作為重中之重的民生工程,從保障性住房到老舊小區改造,從棚戶區改造到新建商品房項目,多管齊下,全力為市民打造溫馨舒適的幸福家園。
在危房改造方面,十三師新星市創新建立住房安全動態監測機制,近年累計投入801萬元專項資金,完成450余套困難群體家庭危房的拆除重建任務,從根本上消除了困難群眾家庭住房安全隱患,實現了困難群眾“住有所居”的夢想。
同時,十三師新星市于2023年啟動15個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3657套住房目前已陸續交付使用;2025年新增的368套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也已進入主體施工階段。一系列舉措有效豐富了住房保障供給層次,為不同群體提供了更優質、多元的住房選擇。
在城市更新方面,棚戶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穩步推進。2023年至今,十三師新星市共推進8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覆蓋14個小區、惠及居民5019戶,累計投入改造資金4360.79萬元。今年爭取上級補助資金913萬元,計劃改造棚戶區349套。
這些改造項目的實施,有效提升了老舊小區的基礎設施水平、環境面貌和整體居住功能,讓職工群眾從“憂居”到“優居”,贏得了廣泛贊譽。
管網改造:
從“老舊低效”到“安全高效”
連日來,在十三師黃田農場全鑫小區燃氣、供熱老化管道和設施更新改造項目現場,施工人員揮汗如雨,在人行道路面上忙碌作業。
談及項目的推進進度,該標段項目經理趙超介紹道:“這個標段從今年4月14日就開工了,工序包括管路開挖、管道安裝焊接、路面回填,以及小區人行道花磚和透水磚的鋪設工作,按照計劃,本月底就能完成所有管道的安裝焊接。”
這樣緊鑼密鼓的施工,是為了居民們對改善供暖的迫切需求。“全鑫小區建成到現在已經十幾年了,這兩年不少居民向社區反映,冬天家里不夠暖和。”黃田農場全鑫社區黨支部書記武剛說,“這個項目施工完成后,居民們冬天取暖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城市老舊管網改造事關百姓幸福生活。2024年,十三師新星市對運行15年以上的供熱燃氣管網展開了全面排查,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隱患的角落。同年6月,項目的立項批復順利完成。今年3月,城市燃氣、供熱老化管道和設施更新改造項目正式全面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不僅有力提升了城市安全保障能力,更讓職工群眾的生活品質得到實實在在的提升。
記者了解到,十三師新星市城市燃氣、供熱老化管道和設施更新改造項目是今年“民生十件實事”實施方案中的重點項目之一,總投資達37647.32萬元,覆蓋范圍廣泛,包括6個團場及大營房城管委。除了要改造12座換熱站及附屬設備外,還涉及更新改造戶內燃氣管道及配套設施46429套、市政燃氣管網2.1萬米、庭院燃氣管網2.6萬米。
韌性,始于遠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建設宜居、創新、智慧、綠色、人文、韌性城市。韌性城市理念被納入國家戰略規劃,也把韌性城市帶入大眾視野。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兵團城市功能日益增加,與新星市一樣,各城市下大力氣持續增強城市韌性,不斷提升城市安全治理水平,讓城市更具“韌性”,發展更可持續。